报告题目👉:压缩空气储能研究进展与思考
报 告 人🎏:陈海生
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
报告时间⏲:10月13日(周四) 15:00-17:00
报告地点:李兆基科技大楼B515会议室
报告简介:电力储能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、提高常规电力系统效率、安全性和经济性,以及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👴🏿,被称为电力系统的第六产业链🌓🍍。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公认的适合于大规模电力储能(100MW级)的电力储能技术,开展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。本报告围绕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特征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展开,汇报了报告人及团队10余年来的研究进展🖕🏿,以及对压缩空气储能未来发展的思考🧓。
报告人介绍🥞🪗: 陈海生,研究员,1997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,2002年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获博士学位。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👩🎤、英国利兹大学工作,2009年入选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,任研究员、博导,现任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副所长、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。主要从事新型大规模物理储能系统📦、限定空间尺度流动与传热、叶轮机械内部流动及损失控制机理研究等💶🚶🏻。已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,发表论文200余篇,SCI收录80余篇(SCI他引2700余次)👯♀️,EI收录100余篇🤪,授权专利80余项(国际4项)😂♕,编写专著9章👩🏽🦳📂。曾入选“万人计划—青年拔尖人才”🛶,“万人计划—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”, “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人才计划”、2014和2015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(能源领域)等;曾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💆🏼🏄🏽、北京市科学与技术奖一等奖、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励。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、中国化工学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,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池协会专委会副主任👭🏼,《储能科学与技术》等3个学术期刊副主编等。